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022-60602018、022-60273302

院校代码:10057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首页 > 天津科技大学 > 招生专业 > 列表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考研专业
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检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02智能化自动化系统与装置03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一)学科简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先决手段,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遍及各个工程领域。本学科与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等学科相互渗透,主要从事与控制、信息科学、机械等领域相关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综合运用物理学、材料学、信息论、电子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理论与技术,采取软硬结合、光机电结合手段,注重测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技术,发明新型传感技术与新的测量方法;开发多功能智能型传感器和信息融合系统;实现信号转换、处理及传输;设计先进的仪器仪表及其他自动化装置。满足工农业生产的控制、监测、计量、诊断分析等实际需要。本学科主要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处理、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检测技术和智能仪器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三)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01机电信号检测与处理
  02智能化测控技术
  03仪表智能化技术
  (四)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63自动控制原理

专业名称: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及方法[0804Z1]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现代显示技术02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或821传感及检测技术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专业名称:环境监测与控制[0811Z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物联网与通信技术02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专业名称: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精密测控技术及仪器智能化02现代传感与测试信息技术及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或821传感及检测技术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学科简介
  本学科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现代精密仪器及智能、微小型机电系统,包括测控技术、微系统理论与应用、智能结构系统与技术、误差理论、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等。现代科学仪器及设备是机、电、光、计算机、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高度综合,它既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目前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统工程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生物、医学、材料、航天、环保和国防等领域尤其突出,就业领域极其广泛。
  2、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事业、品行端正、学风正派,掌握电子、机械及光学领域的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本学科的技术应用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相关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应具有数学、力学、电子、精密机械、传感技术、光学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应具有阅读、撰写本学科科技论文的能力,独立分析、应用和管理精密仪器的能力,从事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
  3、专业方向
  01 工程表面计量技术及仪器
  02 精密测控技术及仪器
  03 精密机械理论及设计
  4、考试科目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806 机械设计基础
  80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4 信号与线性系统
  829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831 电子技术基础
  ( 408、806、807、824、829、831 选一)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专业名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信息检测与智能化技术02现代传感及数据融合技术03数字化测控及光电检测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或821传感及检测技术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01 现代传感技术与智能化仪器
  02 状态监测与虚拟仪器
  03 精密测试与质量工程
  04 测试技术与智能化仪器
  05 精密仪器设计
  06 传感与测试技术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现代传感技术及系统、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动态测试、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计算机辅助测控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在测试理论、信息获取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及测控系统的综合与设计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3、专业特色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是一门涉及数学、物理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及通讯技术等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本学科与精密仪器与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等诸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推动而发展。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8电工与电子技术或 832控制工程基础(注: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02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学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学科简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
  2、培养目标:
  该学科的硕士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等不尽相同,在此以江苏大学为例:
  3、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及图像处理
  2.智能控制与机器人
  3.图像处理及图像数据库系统
  4.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3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与现代部分)、851数据结构、852通信系统原理选一

专业名称:物流工程[0811Z1]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现代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02电气系统智能控制技术03电能质量及其控制04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专业名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02工业过程控制与网络控制03新型电力传动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该学科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01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02船舶运动控制
  03船海工程动力定位
  04机器人与智能控制
  05自主水下航行器控制
  06核动力工程与控制
  2、培养目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自动控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专业特色
  本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控制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培养的研究生既具有较高的控制理论水平,又具有很强的工程综合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自动控制原理
  (注:以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专业名称:控制工程(2019)[085210]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检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02智能化自动化系统与装置03工业过程控制与网络控制04新型电力传动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8电子技术或819自动控制理论或8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考研分数线
招生年份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总分
2015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8 38 57 57
2016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36 36 54 54
2015 0804Z1 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及方法 38 38 57 57
2016 0804Z1 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及方法 36 36 54 54
2015 0811Z2 环境监测与控制 38 38 57 57
2016 0811Z2 环境监测与控制 36 36 54 54
2015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38 38 57 57
2016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36 36 54 54
2015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38 38 57 57
2016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36 36 54 54
2015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8 38 57 57
2016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6 36 54 54
2015 0811Z1 物流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1Z1 物流工程 36 36 54 54
2015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6 36 54 54
2015 085210 控制工程(2019) 38 38 57 57
2016 085210 控制工程(2019) 36 36 54 54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