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5考研大纲:佳木斯大学2025年考研科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网络 413 2024-10-09 15:28:02

考研大纲包含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形式、要求、范围、试卷结构等指导性考研用书。今天,为了方便2025考研的学子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5考研大纲:佳木斯大学2025年考研科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Ⅰ 考查目标

1.准确地再认识或者再现本门课程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门课程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对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比较和分析。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正确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约60%

论述题 约40%

材料分析题 约50%

Ⅲ 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物质论、实践论、辩证发展观

一、物质论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物质的哲学范畴。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范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

主要内容

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知识点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物质的定义及意义,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

世界统一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哲学理解。

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是物质决定意识,其次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必须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理解好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好世界统一于物质,即不仅意识统一于物质,而且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主要是批判、揭露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如何陷入了唯心主义,在揭露和批判中阐述对所论及问题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和观点。恩格斯写道:“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对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永恒发展的思想。恩格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得出人类历史是永恒发展的,并不具有最终性质,虽然科学证明人类可能灭亡,但人类的终结并不是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

重难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如何理解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

5.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如何阐释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

二、实践论

以实践基础上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界定开始,进而说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揭示科学的实践观基础是区分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机械直观认识论的关键所在,由认识来源于实践到认识还要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逐层次证明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一)主要内容

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主要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反映如下问题:(1)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构成认识的基本结构,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是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的标准。(3)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历来存在着“由物到感觉和思想”和“由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存在着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二)知识点

1.实践的内涵、形式、物质性、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毛泽东:《实践论》

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理解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

(三)重难点

1.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2.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4.为什么说科学实践观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5.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发展起决定作用。

三、辩证发展观

(一)主要内容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知识点

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的含义、特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的实质、状态和趋势。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与和谐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毛泽东:《矛盾论》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三)重难点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

2.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系统观念的论述,深入思考系统观念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

3.阐释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哪些?

4.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第二部分 认识论、真理论、价值论

一、认识论

工作中应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并作为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主要内容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二)知识点

认识的本质及过程,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2.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认识的两次飞跃。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理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青年马克思是如何将批判由宗教意识领域转向社会现实领域。

(三)重难点

1.阐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怎样论述认识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

3.如何理解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4.恩格斯如何批判“终极真理体系”?

5.如何理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真理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仅是为了把握规律、掌握真理,而且是为了追求意义、创造价值。人们通过实践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又不断创造人与世界的关系,创造丰富多彩的价值关系。

主要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

知识点

1.真理的内涵、本质及特征,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2.真理的辩证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与谬误是辩证统一的,真理的检验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3.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批判杜林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错误;恩格斯如何论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恩格斯阐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恩格斯对杜林错误道德观的批判。

重难点

1.如何理解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2.如何理解恩格斯《反杜林论》中“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3.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一关系。

4.简述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5.如何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价值论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主要内容

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正确进行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知识点

1.价值及其特性、本质、基本属性,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2.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三)重难点

1.如何理解“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2.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那么,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面对复杂的价值世界,到底有没有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如果有,这一评价标准是什么?

3.如何理解《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5.如何理解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部分 唯物史观

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主要内容

人类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基础是物资资料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是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和前提。

(二)知识点

1.社会存在三大要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2.社会基本矛盾及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更替。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理解人的解放时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论述了那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是如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两个绝对不会”内涵及意义。

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

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明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局限性批判及意义;自然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三)重难点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请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谈谈精神力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明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如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

5.《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如何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系统,其中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只有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其他各种动力的地位和作用。

(二)知识点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矛盾运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与改革的实质与作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内涵与外延,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形态更替的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三)重难点

1.阐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阐释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请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4.如何理解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主要内容

唯物史观又被称为“群众史观”。把人民群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无私无我地服务和奉献于人民群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情怀和境界。

(二)知识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人为本”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4.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三)重难点

1.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

2.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谈谈应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主要内容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马克思正是从解剖这个细胞开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通过揭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为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奠定了科学基础。

知识点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形成与发展,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

2.商品的二因素及辩证统一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及辩证统一关系。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重难点

1.马克思说:“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如何理解这一论述?如何把握商品背后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如何理解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3.假设你是生产者,应如何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如何理解马克思《资本论》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5.如何理解商品拜物教。

剩余价值论

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知识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确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比较,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产业资本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5.恩格斯:《反杜林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6.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劳动、人的本质力量、异化劳动及本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

7.马克思:《资本论》

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资本划分的尺度;运用资本积累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重难点

1.阐释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

2.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3.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是如何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4.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民主是囿于“钱主”的民主,迷于“游戏”的民主,止于“选举”的民主。如何看待这种说法,为什么?

5.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近年来,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以金融危机为标志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深度调整,资本主义又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特征。

知识点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与周期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5.列宁:《国家与革命》(节选)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原理;“国家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

重难点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2.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3.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4.近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试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社会论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阐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认识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率先建立的原因,以及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刻领悟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二)知识点

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重难点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请联系实际,谈谈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论原则的理解。

3.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发展。

4.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如何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5.请结合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谈谈对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解。

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知识点

1.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

(三)重难点

1.请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解答。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评析这一观点。

4.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为了不辜负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5考研大纲:佳木斯大学2025年考研科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佳木斯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研大纲,2025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66525.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