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院校资讯 > 考研大纲 >

2023考研大纲: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单独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

网络 845 2022-10-12 09:25:02

考研大纲不仅能给你一个复习的方向,还能帮助你梳理整个知识大纲,方便学习。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纲: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单独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谢谢您的关注。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王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现实的实践发展需

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宣告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理论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二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1.哲学物质范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现实存在着的自然与社会存在中抽象出了其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可以被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2.物质的存在方式

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另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页。]。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观念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意识与人工智能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让机器具有完成某种复杂目标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

我们要以开放、客观的态度观察、思考和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淡化发展的产物,依存于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界。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不依赖人类意识而存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改变自然事物的形态和面貌,在自然界打上人类的印记,使之成为人化的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无论是尚未进入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自在自然,还是已经被实践打上烙印的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定形态。社会中虽然也包含精神现象,但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人类社会的自然基础是物质的,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物质的,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意识统一于物质。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条件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2.事物的变化发展

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物质世界的运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其中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过程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l)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作准备;另一方面,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要揭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及本质。

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其统一在于:首先,它们互相依赖。一方面,没有离开否定的肯定,一个事物肯定自己是这个事物,也就否定自己是别的事物,所以肯定也就是否定;另一方面,没有离开肯定的否定,否定不是把某个事物化为乌有,而是改变这个事物存在的形态,对这种形态的否定,也就是对与它对立的另一种形态的肯定,所以否定也就是肯定。其次,它们互相掺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准确辨别真象和假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需要掌握大量的现象,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理论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3.原因和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也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可能是结果,反之亦然。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的原因,使因果关系运动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运行,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4.必然和偶然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和偶然的区别: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必然和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存在于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现实与可能

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与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可能和现实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二,可能和现实紧密相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1. 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必须深刻理解其中贯穿的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

2.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3.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 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

(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1.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和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2.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第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实践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一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三是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2)社会政治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

2.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大致看来,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4.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三)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2.从实践到认识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相互包含的。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必须投身实践,深入调查,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行动;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从认识到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成。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的第二次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3.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还具有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对此,哲学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多数哲学家认为存在真理标准,少数人则持虚无主义态度,不承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口如物质生产发展状况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2.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性,它们是价值本质的表现。

第一,价值的主体性。第二,价值的客观性。第三,价值的多维性。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

4.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要想达到实践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必须“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真理由相对向绝对转化,人的需要和利益也日益多元。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个方面。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自由会不断扩大。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主观任意,而应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实践创新对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2.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二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个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根据。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1. 交往及其作用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2.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体现着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最重要的是强调整个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在世界历史的不断深化中,交往和竞争也不断扩大,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世界历史的深化也促使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全球性胜利,迎来共产主义的实现。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又称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或低级阶段。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3.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4.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现象。但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曲折,必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并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4.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强烈、更加深远。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

2.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质的必然要求,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力量源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2.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也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三)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首先,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阶级社会里,群众不是一个绝对同一的整体,而是由不同的阶级构成的。其次,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一个阶级要作为整体来行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组织。最后,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一个阶级的政党要领导本阶级进行有组织的活动,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就必须有自己的领袖。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其二,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8世纪6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得以形成。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地位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有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因此,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2.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主要有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所有这些,也就是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第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学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主要是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观念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垄断的形成和特点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激烈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第五种是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同政府的“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政治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全球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第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

1.变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

实体经济的停滞,驱使资本家日益依赖金融市场的增长来获取和扩大货币资本,导致了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从而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3)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如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6)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2.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这些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

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福利风险增加。债务负担沉重。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社会极端思潮抬头。社会流动性退化。社会矛盾激化。

三、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其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列宁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俄国实际,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共有11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先后建立起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经过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过程,在百年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在21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现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是吸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第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1.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其次,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再次,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最后,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必须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

3.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首先,正确认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其次,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最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一、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立项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2.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2.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为此,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被称作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1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和彻底。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的成员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第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只有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才能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要针对其两面性特点,在联合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必要的斗争。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关键是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两翼一化主体三改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所形成的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把手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最后,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直接相联系的、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以及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也有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认识上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和偏差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后五条,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对十大关系所作的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认识,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论十大关系》正是在“以苏为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因此这篇讲话被公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篇之作,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中很多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对今天仍有指导作用。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办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3)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特点: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从总体上讲,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4)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在人民民主专政下,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所谓专政方法,就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5)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总方针。在此前提下,实行一系列具体方针: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6)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的思想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毛泽东探寻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开展和深入发展,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和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回答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它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毫无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前看》的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3)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论断,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形势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5)“三步走”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还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

6)改革开放理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1992年初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邓小平理论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两手抓思想。

9)“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要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江泽民在2002年十六大上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明确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江泽民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思考。他强调一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意义,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并对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作了全面阐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入党章,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

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要认真总结和运用党执政的成功经验,努力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蕴。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从历史脉络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实践主题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人民性来看,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民族性来看,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世界性来看,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些思想观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挑战,“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提供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世界经济复苏方案,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等思想。中国的做法和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路径启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起点,必将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中国梦对世界具有吸引力,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3.奋力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还可以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

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即在2035年实现。

(2)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1. 立足新发展阶段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2.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展格局是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致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紧紧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一系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判断和论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以上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发展协商民主,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明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成的方针原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事业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3. 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举措: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坚持综合治理,树立法治思维,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第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提高对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现预警能力,及时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矛盾风险。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教育、心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五,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使社区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五、建设美丽中国

1. 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第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第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第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第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一道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进行全面部署,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判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生了新变化。

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新时代,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阐明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全面深化改革

1.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2.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制度的性质决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实践,制度的实践过程就是治理。制度和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又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上狠下功夫。

三、全面依法治国

1.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确保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第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第三,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四、全面从严治党

1. 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的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第一,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纳入基本方略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党就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实现。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个指导方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第三,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长期执政,意味着在各个方面要经受长期的考验,意味着在世情国情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始终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意味着要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味着要始终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第四,布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关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更加注重党的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第五,目标是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五个方面对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作出了宏伟、科学、清晰的目标界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基因和时代性特质。人民衷心拥护,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鲜明品格和重要优势。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是党必须具备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朝气蓬勃,是党应当保持的进取状态和精神风貌。

3. 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要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就必须注重党的各方面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强化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第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第五,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第六,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第七,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第十二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当前,我国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风险挑战也十分严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维护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或打断。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在新时代,人民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希望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更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安全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有了安全感,获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会持久。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只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实现共享正义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

2. 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坚持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3.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决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1.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

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课题,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二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三是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四是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五是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六是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七是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八是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九是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十是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标志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取得这一切变革和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2.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3.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然选择。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强国往往是经济和军事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国防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了,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宽、范围广、内容多。

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三、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就是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香港、澳门依照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必须充分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澳门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与此同时,在“一国”的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应该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建设好。只有这样,才能把路走对了走稳了,否则就会左脚穿着右脚鞋——错打错处来。

2. 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

2016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同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将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是“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先后通过,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坚决遏阻外部势力干涉,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主动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

第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外交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形势任务、目标原则、路径手段、战略策略、体制机制,是一个科学系统、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三,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第五,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第六,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七,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第八,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第九,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十,坚持以外交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2. 新时代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外交思想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引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实现了历史使命与时代潮流的高度统一、民族精神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中国气派与世界情怀的高度统一,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创新品格。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1.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

2.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合作共赢使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要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互学互鉴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分歧和争端,要通过平等协商以和平方式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分争、对话促安全。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2.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坚持两者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金额市场深度融合,为开放性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继续稳步扩大对外投资,鼓励沿线国家来华投资,营造投资合作良好环境,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尊重各国差异,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国情的合作模式;深度对接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不断增强各参与方的获得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主要是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四是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我们要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方向和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推动者、引领者,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最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国家和民族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第一,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

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第三,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梦想,最根本的是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伟大工程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有没有底气和能力去进行伟大斗争,有没有责任和策略去推进伟大事业,有没有韧性和途径去实现伟大梦想。因此,必须把党建设好,把伟大工程建设好,确保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是由国家宪法所确立的,是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所证明的,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第一,党是政治方向的引领者。政治方向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引的政治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党是政治体系的统领者。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对党和国家实行全面领导,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三,党是重大决策的决断者。中国共产党运用科学民主的办法进行决策,广泛协商、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对于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领导的重要职责,就是对决策的贯彻执行进行检查监督,使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2.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把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确定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关乎长远、关乎全局的地位和作用,抓住了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

党的领导制度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根本制度成果。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我国根本领导制度,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是由党的领导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把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制度自觉、制度自信。提出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统领地位,有力推动了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

3.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切实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知还要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3考研大纲: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单独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的信息,尽在“考研大纲”栏目,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件: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单独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大纲.docx

快给朋友分享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17884.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