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首页 > 考研报考 > 考研常识 >

想要考研究生该怎么做?考研复试综面常见问题?

网络 447 2024-08-30 18:10:01

本文目录

想要考研究生该怎么做?

一、关于考研的一些基本事实

在考研的旅程中,有一些事实是每位考生需要了解的。

1. 考研复试中存在学校偏见。

在复试环节,好学校的考生往往更受青睐。我辅导过的考生中,许多人报考的学校普遍比本校更优秀,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应对这种偏见的策略,这里我会在后面分享。

2. 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在求职上的差别较小。

虽然学硕的考试内容通常比专硕更加复杂,有些学校学硕需要三年才能毕业,而专硕只需两年,这让许多人觉得学硕更具优势。但实际上在求职时,除了一些特定领域(例如某些教育相关的专业),大多数企业并不会去区分这两者。如果觉得学硕难以考取,可以考虑专硕选项。

3. 实际的竞争者数量相对较少。

考研的竞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报考同一所学校和专业的考生才是直接竞争者。尽管每年报考人数超过两百万,实际上你只需面对几百名同学的竞争。

不过,竞争人数少并不代表竞争不激烈。

4. 大多数考生选择报考的学校都比自己本校要好。

在中国,学历的高低往往被看得很重要,无论是在求职还是社交方面。考研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缩小学历差距的最后机会,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报考更好的学校。

5. 中途放弃的考生较多。

与初高中时的老师式辅导不同,考研复习很大程度需要自我驱动,遇到问题需要自己解决。每年都会有大量考生选择放弃。能够坚持下来的,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6. 动摇不定的考生往往遭遇挫折。

许多考生在边找工作边准备考研,或一边考公务员一边考研,结果往往是两边都不尽如人意。建议大家专注于一个方向,不要左右摇摆。

7. 许多被录取的考生最终没有去报到。

从年底的初试到第二年9月的报到,经历了校园春招和公务员考试等多重事务,导致不少考生虽然顺利被录取,却未能按时报到。而这又占用了渴望入学考生的位置,这给导师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复试时强调一定会去往往会给导师留下好印象。

8. 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往往低于想象。

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不必过于担心与原生专业考生的竞争。大部分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松散,考研时知识水平差距并不明显。跨专业考生在复习时应保持正常心态,保持平常的复习方法即可。

9. 英语和政治的分数参考指标。

通常来说,如果复习得当,英语和政治保证超过58分是可以实现的,所以不必太过担心这两门课程的拉分。但若想拉至高分,80分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10. 数学和专业科目是拉分的关键。

数学与专业科目都是150分满分,初试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两门。在复习时应加大对这两门科目的投入。

11. 情报收集的重要性。

信息收集是考研复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超过复习本身。很多考生在未进行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就开始学习,结果往往是辛苦备考却无法进入复试,因此在复习前一定要对报考目标学校和专业进行细致的调查,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二、学校与专业的选择

选择学校和专业是个复杂而又个性化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

推荐一种选择思路:根据未来的工作意向来选择,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以考生A为例,如果他的目标是进入互联网企业从事技术类工作,可以按照以下逻辑进行选择。

1. 检查国内最热门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2. 海量数据表明,过去五年中,这些公司的校园招聘地点主要集中在清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足以说明这些企业对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偏好。

3. 查阅过去五年这些学校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专业的招收数据,分析保送名额、分数线等,以评估难度。

4. 咨询这些学校的学长学姐,获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5. 综合个人兴趣、学力和报考难度进行选择。比如,考生A是南方人,适应南方气候,且自身学力中等,经过咨询后,决定选择华中科技大学的软件学院。

这里所提的方式并非绝对选择标准,只是提醒大家在确认报考学校和专业前,务必进行信息搜集与分析,以免做出错误判断。

在网上有许多机构以学长学姐或老师的身份指导报考,但我更建议大家相信自己的决策能力,在未能独立做出基本判断时,未来在社会中如何立足?

三、各科特点

1. 数学

数学科目竞争非常激烈。政治与英语的分数变动相对小,而数学却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分数差距。它能够成为拯救你的全局性科目。

在学科分类上,数学主要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根据考生报考的类别有所区别)。

高数对考试的影响最大,分值最高,考查的通常是解题技巧,而非简单的计算技艺。掌握常用技巧,比如换元法和常用式子,可以大幅提高解题效率。

而线性代数的重点在于解线性方程组,如消元、矩阵变换等,考核偏重于计算力。

概率论常常被认为较为抽象,因此要记住各种模型之间的关系,考试时只需将题目与对应模型相结合即可。

2. 英语

词汇量 + 理解长难句 + 作文模板 = 60~70分

掌握核心词汇及语法结构后,完全可以达到60分,但需注意长难句的解析。

完形填空相对不值得投入太多时间,而阅读理解和作文则需重点复习。

3. 政治

政治的复习大多依赖于有效的教材,每位考生都可以在考试中获得50分以上,而70分则为高分标准。建议在10月份开始进行复习。

4. 专业科目

专业科目差异较大,建议向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咨询,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取有效的复习资料与方法。

四、资料选择

1. 数学资料选择

(1) 高数教材:同济版

(2) 线性代数教材:同济版

(3) 概率论教材:陈希孺版

针对自学能力较强的考生,可以直接啃教材,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并进行练习。如果需要额外的帮助,可以听相关网课。

(4) 数学复习书籍:选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即可,这本书的内容涵盖广泛,绝大多数题目的原型可在其中找到。

2. 英语资料选择

考研英语词汇量大约在5000到6000之间,建议从真题中的生词开始记忆。单词书推荐新东方的绿皮书。长难句方面可以参考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以及他的网课。写作部分建议使用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请重视真题的复习,切忌忽视每年的真题。

3. 政治资料选择

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包括知识点精讲、真题讲解和模拟试卷,都是复习的好帮手。

五、复习方法

数学的复习应设定合理的时间线,进行四轮复习:第一轮做基础扫盲,第二轮进行习题训练,第三轮查漏补缺,最后进行模拟备考。

英语的复习流程应包含词汇记忆、长难句解析及各类题型的刷题过程,确保持之以恒。政治复习可安排在每晚的固定时段。

六、应对复试时的学校歧视

面试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导师是否对你有意。为赢得导师的青睐,了解其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回馈其需求,使自身具备与众不同的竞争力非常关键。

强调自己的项目经历与成果,提前联系学长深入了解导师手中的项目方向,从而表现出能为其研究工作作出贡献的潜力,将大大提高面试成功的可能性。

七、如何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并坚持下去

提升学习的效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在适应性之上。要给予自己一个缓冲期,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同时,建立一个复习记录,通过持续监测来提高学习动力,克服挫败感,实现高效学习。

最终,考研之路虽艰辛,却蕴含了无尽的可能。加油!

考研复试综面常见问题?

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经历的了解

考官通常会询问考生的学习、实习以及社会经历。这一过程旨在深入了解考生的成长轨迹、个人价值观,以及其是否与所申请的专业相契合。

性格特征的探讨

考官会关注考生的性格特点。这包括考生的优缺点、如何面对困难的能力等,以此来评估他们是否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发展潜力。

综合面试的重要性

综合面试是复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个环节,考官能够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

考研复试英语必问的九个问题?

1. 自我介绍(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应涵盖基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实习经历以及研究兴趣,重点呈现与考研方向相关的经历和个人特长。

2. 对研究方向的了解(knowledge of research interest):应对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及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并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目标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3. 为什么选择该学校和导师(why this university and this professor):申请者需深入了解目标学校和导师的研究领域及其优势,清晰表达自己选定该校和该导师的缘由及决心。

4. 数学/专业知识(mathematics/major knowledge):考研复试旨在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要求熟练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升解题能力及综合素质。

5. 外语水平(language proficiency):英语在考研复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考生需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熟练处理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部分学校还会考察第二外语的能力。

6. 实践经验(practical experience):与考研方向相关的实践经历,如实习、项目等,能够展现考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参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及文艺活动等,可以反映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独特魅力,这类考生往往会受到更多关注。

8. 个人爱好和特长(hobbies and special skills):在考研复试中,不仅重视学术能力,同时也看重考生的全面发展,展示多样的爱好和特长可以更好地体现个人综合素质。

9. 面试结束时的(concluding remarks):在复试面试结束时,考生应感谢考官给予的机会,并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信心,强调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以积极的态度留下良好的印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kaoyanying.com/baokao/changshi/162375.html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