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0-1011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联系方式:(军)0501-829840(民)025-80829840

院校代码:90006

联系地址:南京市后标营路88号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招办

首页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招生专业 > 列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考研专业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08300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野战给水保障理论与技术02军事环境理论与安全研究03军事区域环境规划、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04环境水文地质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水分析化学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一)学科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学科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
  (二)培养目标
  1.熟悉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系统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2.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环境规划及管理能力,以便应对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成为专门性人才。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三)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
  01交通环境规划与管理
  02交通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
  (四)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44环境管理概论

专业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武器效应及自然灾害02工程防护及减灾技术03防护工程系统分析04阵地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05重要设施反恐防爆工程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结构力学二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学科简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问题─结构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近场波动数值模拟及并行计算技术;近断层强震动的模拟;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等;另一个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包括抗震、抗风、抗火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钢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特殊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等。
  2、研究方向(以武汉大学为例)
  01 在役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02 结构防灾理论研究及应用
  03 土木工程灾害评估与防治
  04 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与防治
  05 环境岩土工程评价及工程防灾减灾
  06 建筑消防科学与技术
  07 灾后检测评估与技术
  08 结构风灾防治理论及应用
  09 结构震灾防治
  10 火灾、洪灾流场与控制技术
  11 沙尘暴及水沙灾害
  12 水旱灾害预测预报
  13 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与防治
  3、考试科目(武汉大学)
  01~09方向: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材料力学或给水排水水力学
  10~13方向: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水力学
  4、培养目标
  0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0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0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5、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808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 高教出版社 龙驭球
  811 遥感学原理
  《遥感概论》 马蔼乃
  《遥感精解》 测绘出版社 村井(日)
  《遥感地理分析》 赵应时 陈述彭

专业名称:结构工程[08140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地下结构计算理论及应用02结构抗震、隔震理论及应用03爆炸冲击下新材料与结构研究及应用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结构力学二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学科简介
  结构工程硕士点属土木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中具有共性的结构选型、力学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建造技术及组织管理方法的学科。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在整个都市与城镇建设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能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4)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3、研究方向
  01结构工程设计
  02建筑加固理论与技术
  03油田地面结构工程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0结构力学或833材料力学

专业名称: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0814Z3]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国防工程内部设备与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6电路理论或821传热学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专业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军用电源及电气系统防护理论与技术02军用电气系统智能信息化理论与技术03军用电气系统仿真理论与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6电路理论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一)学科简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
  本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能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
  2.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09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10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1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2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四)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专业名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地下工程内部环境保障理论与技术02地下工程热湿传递理论及节能技术03防护工程内部设备及系统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1传热学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1、学科简介
  本学科研究为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所需的各种人工环境。其内容包括民用与工业建筑、运载工具及人工气候室中的温湿度、清洁度及空气质量的控制,为实现此环境控制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与之相应的冷热源及能源转换设备,以及燃气、蒸汽与冷热水输送系统。本专业的中心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降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各种最适宜的人工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本学科以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人工环境学基础理论,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电技术等。研究内容设计人工环境系统的基础理论,但更侧重于人环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运行调节和设备开发等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
  2、培养目标
  应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
  3、主要研究方向
  01 空调技术中的热湿交换过程
  02 建筑节能技术
  03 空气洁净技术
  04 室内空气品质控制与污染物控制
  05 燃气供热与制冷
  06 燃气输配与应用技术

专业名称:岩土工程[081401]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环境岩土工程02强动载作用下岩土介质的变形和破坏03大跨度洞库工程04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9结构力学二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土木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综合性学科,是在20世纪发展并不断成熟起来的以岩土体的利用、改造与整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Z2]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国防(人防)工程规划与管理02重要经济目标防护03地下空间规划与地下建筑设计理论04营区规划与设计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01-02方向:819结构力学二03-04方向:809中外建筑史复试科目:01-02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03-04方向:建筑设计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专业名称:市政工程[081403]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野战条件下给水保障理论与技术02军事特种废水处理技术03污水处理理论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04防护工程给排水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0水分析化学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市政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之一,市政工程一般来说是研究城市建设中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学科。
  1、研究方向
  01 给水处理理论及应用
  02 水污染控制理论及应用
  03 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及优化
  04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及应用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2、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市政工程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市政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独立完成科学研究任务和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内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和外文论文写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熟悉市政工程结构理论,具有市政工程施工能力,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市政工程造价编制方法,直接从事城镇给排水工程、污废水处理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高级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水力学与水分析化学
  (注:以上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2019)[085207]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电源及电气系统防护理论与技术02电气系统及设备测控理论与技术03电气系统仿真理论与技术
考试科目 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6电路理论 02 03 04
备注

是否可跨专业报考:是

是否要求学位:是

是否要求工作经验:是

其他要求:无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考研分数线
招生年份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总分
2011 083002 环境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3002 环境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3002 环境工程 40 40 60 60
2015 083002 环境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3002 环境工程 36 36 54 54
2014 083002 环境工程 38 38 57 57
2011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40 40 60 60
2014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38 38 57 57
2015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36 36 54 54
2011 081402 结构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1402 结构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1402 结构工程 40 40 60 60
2014 081402 结构工程 38 38 57 57
2015 081402 结构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402 结构工程 36 36 54 54
2011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40 40 60 60
2012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38 38 57 57
2013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40 40 60 60
2014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38 38 57 57
2015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38 38 57 57
2016 0814Z3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 36 36 54 54
2012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8 38 57 57
2013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0 40 60 60
2014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8 38 57 57
2015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8 38 57 57
2016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6 36 54 54
2011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0 40 60 60
2011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40 40 60 60
2014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8 38 57 57
2015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36 36 54 54
2011 081401 岩土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1401 岩土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1401 岩土工程 40 40 60 60
2014 081401 岩土工程 38 38 57 57
2015 081401 岩土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401 岩土工程 36 36 54 54
2011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40 40 60 60
2012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38 38 57 57
2013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40 40 60 60
2014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38 38 57 57
2015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38 38 57 57
2016 0814Z2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36 36 54 54
2011 081403 市政工程 40 40 60 60
2012 081403 市政工程 38 38 57 57
2013 081403 市政工程 40 40 60 60
2014 081403 市政工程 38 38 57 57
2015 081403 市政工程 38 38 57 57
2016 081403 市政工程 36 36 54 54
2013 085207 电气工程(2019) 40 40 60 60
2014 085207 电气工程(2019) 38 38 57 57
2015 085207 电气工程(2019) 38 38 57 57
2016 085207 电气工程(2019) 36 36 54 54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找院校 找专业 去提问 复试信息
    帮助中心
    • 考研营小程序

      考研营小程序

    • 考研营手机站

      考研营手机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研课网

      研课网

    商务合作 咨询电话:400-780-1011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2375219877